天地Music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人声 器乐 古典
查看: 3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41.朱哲琴的演译有如天使引吭高歌《阿姐鼓》飞碟㊣版【发烧唱片】WAV

[复制链接]

698

主题

0

好友

7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9:2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 |6 j7 k1 A& q, [9 P% C& b' B
朱哲琴《阿姐鼓》飞碟㊣版
1 J* p- l0 Q6 [/ A4 J6 x歌手: 朱哲琴 何训田 霍永刚
$ g: e0 c( @$ V发行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1 `6 N4 h% n6 R
发行时间: 1995年3 J# i5 A# M0 |+ Q4 n
专辑介绍:
$ R+ q2 d. ^. f    提到国内制作的发烧唱片,不能不提《阿姐鼓》;" Y; g" A$ g6 T6 O& e, e; T
    提到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流行乐,不能不提《阿姐鼓》;& `% h& T: M, ]4 p3 h- w# |  b
    提到近年来颇流行的西藏风情的音乐,更是不能不提《阿姐鼓》。
, M0 ]1 B7 C; G* Y: I) C    如果你在外国的唱片店发现只有一张CD来自中国,那么它极有可能是朱哲琴的。在某种意义上,她是一个真正走向世界并取成功的女歌手为朱哲琴带来享膦世界声誉的是《阿姐鼓》,这张专辑1995年5月在全球56个国家出版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赢得无数国际赞赏。那纯净自然的嗓音让人重新体味了已在渐渐迷失的音乐最本质量自然的东西。朱哲琴的演唱魅力,只能用“空灵”来形容,展示了她独特充满灵性的、敏感的、纯净的声音,时而激越、缥缈,时而温暖、神秘、带你到那个神秘遥远的高原她绝对个性化的表演,向你展示了中国最具特色的新世纪音乐的魅力,也展示了朱哲琴独一无二的艺术境界。& W+ j" b) K( Y% i1 C% d
    由何训田作曲,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 《阿姐鼓》对西藏文化中神秘主义的那一部分加以开掘、发挥,如轮回转世、福祸因缘、祈求祝咒,饱含苍凉的意味。它在世界流行乐坛产生的出人意料的卖座,不仅为进入90年代以后,日益落寞的中国流行歌曲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而且为始终困斗于内陆的中国流行歌曲"走向世界"架设了一条高空索道。
' ]- R+ r6 |) y4 P; z该碟的录音,足以使世人摘掉有色眼镜,对国内制作的水准刮目相看。何训田为了确保它出色的音效,决定只出CD,不出盒带。整张专辑的声音部分格外震慑人心,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朱哲琴在录制这张专辑时,每首歌曲从头至尾原声演唱,没有经过任何剪辑混音,更由于她深沉情感的自由宣泄,完全摒除一般演唱技巧的顾忌和束缚,而何训田大量采用西方电子合成器,用最原始的收录方法,完成的作品却充满浓烈的东方民族风味。
" r9 Y3 C2 ]% ^6 Y6 s8 n专辑文案:3 K7 N( V4 w5 b: ~5 [  z
  这是一张期待了蛮长一段时间的唱片,也是对之抱有很高期望值的一张唱片,原因有二、其一据说是百万制;二是《黄孩子》的口碑在前。由远渐近的“没有阴阴阴阴阴阴影”之声飘落在稀薄而透明的空气中,飘落在涌动沉雷般的节奏中。“没有阴影的家园”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易于得到也易于失去的感觉。祈福的“阿姐鼓”调子接近一般的流行曲,合成器模拟的强劲的鼓点也有太多的现代文明的感觉,唯有背景上若隐若现的女声哼鸣和飘零的唢呐是可以捕捉到的仅有的那么一点藏味。“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温馨的时光。”“天唱”表达的是人洒脱的生死观,朱哲琴的演唱虽然带有些许流行曲感觉,但表现力和感情的把握却颇为丰富且有分寸感。而曲中两度出现的合唱伴唱却是很煞风景的,手法太俗。“笛威辛亢,纽威辛克”在内涵上是“天唱”的自然延续。但实足的流行曲唱法听来素然无味。“羚车过山岗”是首恬淡的生活小品,沉思般的吟唱般和悠扬的竹笛勾勒出了高原牧区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空旷与荒凉。代表藏人轮回思想的“卓玛”是这张专辑中比较有趣的一首,朱哲琴的演唱在音色处理上刻意多出些藏味,但电子味十足的舞曲节奏却形成了很刺耳的反差。作者也许是想表现原始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但感觉上却令人抗拒末尾的“转经”是十足的大杂烩,朱哲琴演唱的部分藏味已荡然无存,而大音量的合唱旋律明显是来自高原的,但唱法却是西洋歌剧式的,给人一种南辕北辙的感觉。整张专辑听完后我觉得很茫然也很失望。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唱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是发烧片?是 New Age?是西藏音乐?' M3 f: X2 A( U( ~4 t* H9 D/ {
  唱片的文字页上有“用了二十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这部作品,她带高东方古老文化的神秘,带着人与自然的对话,带着一种新音乐的思考,走向了世界。“和”提醒注意:鉴于动态范围较大,请适当调整音量 …… ”云云。当然,我可以将前面这些文字当作平日满目皆是的那些耸人听闻的广告语一样不为所动。但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唱片却是我此刻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这张唱片的创作动机和内涵是来自那个神秘的高原的,其中也不乏西藏的音乐元素,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我觉得有疑问的是这张唱片的音乐表现手法。我们在听,《阿姐鼓》之前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我的回答是西藏的音乐和它所表现的独一无二的人文精神。但我失望了。我并不怀疑和非议作者在创作《阿姐鼓》时所具有的打破民族、流行和古典音乐蕃篙的企图心,但他并没有把握表现这张专辑的音乐主题的最为有力于的手段,音乐的真实性也被放到了无足轻重的位置上,而无论是“人文的”,还是“心灵的”,恰恰是离不开真实的。在合成器和电脑的主宰下,我们听到的只是虚伪的音色,虚假的节奏。尤其是节奏部分的处理,是对整张专辑音乐感觉的致命一击。所以,在我看来,《阿姐鼓》只是一张很平常的 New Age音乐专辑,它也象大多数这类作品一样,充斥一种虚假的苍白的美感和对声音效果的片面的追求,其潜藏着的学院派的音乐理念将音乐的自然底蕴完全销蚀了。这正是所谓“新音乐”的悲哀。最后我不想说我在《阿姐鼓》中一无所获,朱暂琴的演唱称一绝,嗓音条件到演绎水准已臻于完美。
0 N+ u* n+ A8 ?7 g  t  这张唱片获奖无数,各方面的好评如潮。音域极宽,特别是那青藏高原上传来得阿姐鼓声,能让你的音响为之一震。乃测试音响的天碟,发烧友必备。本碟是朱哲琴和作曲家何训田继《黄孩子》之后的第二次合作。这张作品已远远超越了《黄孩子》的水平,制作严谨,演译特别出色,录音达到天碟水准,词曲内涵之丰富更是少见。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代表当今中国乐坛的最高水平,是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里程碑结合。3 W: ^5 t& C' V3 I# Y! o" O. U
  这是一张有关西藏文化、生活、民俗的专辑,特具感性魅力。朱哲琴的演译有如天使引吭高歌,给人一种空灵、飘渺、神往的感觉,能给人心灵一片宁静而又不乏思想的源泉。
2 y# }# D# d( R0 S. [* r  此碟配乐首首动听,结合民乐、电子乐,营造出一种变幻的气氛。特别需一提当然是各曲的电子鼓,低音气势之宏大,延伸度之深,量感之足,往往是各种小音箱的杀手,甚称无与伦比。本碟是考验音响系统的全能超级高手,动态之凌厉,音场之深阔,高频之纤细度及延伸度,低频之力度量感都是录音史上少见的杰作。世上极少有体系能放出全碟的效果,效果“深不见底”来形容这张专辑最恰当不过。
6 j5 n8 P+ h* \# _) C, K7 v( P7 k+ l6 ]4 O9 \/ b
128K试听MP3  阿姐鼓
% W# r0 J; E5 K, O& w0 ~! z 8 K) h! _% _. R5 W; H4 o' }/ q. x
专辑曲目:
$ y2 ^( j- x( [. k/ ^" G! \; k' o
1.没有阴影的家园
# b- Y/ H& d; q6 J2.阿姐鼓* G2 S& L. Q) L3 Q
3.天唱4 S7 ~! N' P$ b! W" {
4.笛威辛亢纽威辛亢(天堂、地狱)
# v  y+ U; O' S. I2 F! b5.羚羊过山岗) ?8 L" E% g! l8 j7 r5 D6 ?9 x  X  X
6.卓玛的卓玛
* g2 v# K# X7 l, }; Z( \0 U$ C. R7.转经
( O8 i% s3 U4 f! x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n& w4 e  b8 j0 P本站音源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不可用于商业盈利用途,
  \9 ^8 s0 |6 G2 l/ h仅供试听下载24小时后自行删除,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 R; U% @# }& w: y
' S! {. O- t9 I4 f/ Q7 c, p4 @4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在线咨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