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Music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人声 器乐 古典
查看: 4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音乐的好处

[复制链接]

698

主题

0

好友

7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1:03:1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7 J& P. i) v) B6 n: A: `, ?
-----还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那就是——  * E* h4 z7 M+ R3 `

9 |' v! k! N8 e悠闲,宁静,舒适,联想,幸福,满足,刺激,伤感,听觉享受,情感的解脱,强烈的节奏感,特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治疗身心的“伤口”等等,这些都是从我们的调查中得出的结果,当然,在这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极少数人认为音乐有太多了,“又长有臭”。虽然是这样,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音乐是给予我们积极的影响的。  : L8 _& ?$ U! Q  W( J" J$ S6 Q
8 j) A0 k6 {5 r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情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都有热烈的爱好和自发的需要。无论是谁,在游戏、散步或工作时,都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音乐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性,使人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人创造性的发展。  3 D+ U6 G% r7 P4 l  x8 q
4 k! K2 p& i  J
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人的心脏跳动、脉搏、呼吸、走路、跑步有音乐的节奏;大自然的鸟鸣、河流、风雨、雨声有着音乐的旋律;生活中的翻书、汽车、洗衣、做饭、写字等有着音乐的合声。人类既需要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来描绘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情,又需要音乐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创造了音乐又受益于音乐。 当人们听到音乐时,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松驰,同时产生“兴奋灶”,引起愉快的情绪和舒适的欢乐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产生丰富的想像,提高思维的效率,开启智慧之门。音乐可以陶冶人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操。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把美育与德、智、体三者并列的主张。音乐还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帮助人的记忆,治疗疾病……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向成熟,智慧、创造。  
/ `6 T, s; M, }9 X5 M2 P' T* a# G: b+ o. t
此外,其实音乐还可以治病。  
2 U" X8 W% g$ n( r0 B8 _9 K% c9 U2 x! z. ]5 {' [( j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当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受到激励和鼓舞,往往因之而热情奔放,斗志昂扬。而当听到雄浑悲壮的哀乐时,悲哀、怀念之情就会涌上心头。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使愁苦人快乐,胆怯者勇敢,轻浮者庄重。”其实,音乐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的调解作用,早已被古代人所注意。我国古籍《礼记》已认识到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古希腊人已认识到音调对不同入的情绪影响是有差异的。例如,当时认为A调高扬,B调哀怨,C调和爱,D调热烈,E调安定,F调淫荡,G调浮躁。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与科学家亚里斯多德最推崇C调,认为它最宜陶冶青年人的情操。  
" W. \7 X9 n. S' I
* k0 z/ M& ]* H6 M6 ?: `* t  本世纪中叶以来,音乐已成为一种具体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临床实践证明,音乐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高血压患者听小提琴协奏曲,可使血压下降。临床实验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后,血压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临产的产妇听轻松静谧的音乐,有助于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因而有利于分娩。用音乐能代替药物麻醉,成功地进行拔牙手术。音乐治疗某些孤独症与抑郁症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在养老院里老年人听优美的音乐,可以推迟大脑的衰老。  ( M5 _+ O$ @- r1 M1 E9 ?

6 }. U) t  [8 X+ J  据研究,音乐对人体能够产生镇静、镇痛、降压、安定、调整情绪等不同效能。有人曾经多次进行音乐对人体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音乐能够显著地提高人体痛阈,证明音乐确有镇痛作用。音乐对人的情绪能发生影响是音乐疗法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人的情绪与大脑皮层、丘脑下部、边缘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而边缘系统对调整人体内脏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能引起人愉快与舒适情绪的音乐,能够改善与调整人的大脑皮层与边缘系统的生理功能,从而调整了人体内部器官的生理功能,使音乐具有治疗作用。在进行音乐治疗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乐曲,重视节奏、曲调、旋律等的配合。据研究,节奏鲜明与旋律优美的二类乐曲对心理状态与躯体反应不尽相同。节奏感强的乐曲对情绪忧郁、活动较少的病人适宜;旋律优美的乐曲,对情绪焦虑、活动过多的病人适宜。  : _- o% u, u. {2 c2 j

1 {7 @$ d' R( r1 O+ u/ {* J4 z  在进行音乐治疗时,只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与患者音乐爱好的特点,精心选择适当的音乐,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I- s: l: b2 {0 ?
2 x) j" |! K/ n, o# F" Z4 R音乐与人 治疗作用  
4 X* a5 T' o! `& [# @
0 i) _' w8 X3 r$ o音乐对于人的身心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根据研究显示,某些特有的旋律与节奏会使人的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能够平和地面对各种压力。在医学界,利用音乐治疗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7 D+ h8 [1 U! }  W3 B3 F

$ G: _6 G. S% e" f; a! n音乐还可以对人体的器官产生一种“共振”作用。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如心跳、脑电波等)的振动产生“共振”时,会促使人的体内产生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  
7 l0 i- E) ], b* \) x5 Y' }9 a5 |5 u" }
音乐对青少年开发右脑潜能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适宜的音乐,能够对掌管节律、想象力、创造力的右脑产生刺激,可以发挥创造力,拓展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使人进入一种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但并非所有的音乐都都身体有利。节奏过快的音乐则会使人感到紧张、焦虑;节奏过慢的音乐又会使人混混欲睡。看来,选择合适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学问。  
8 L- s4 |4 b5 N5 I% P. Q' K+ R8 h
7 R, A- T+ i' I2 [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听到适宜的音乐,心跳、脑电波、脉搏等会逐渐与音乐的节奏同步,从而变得缓慢和协调;血压也会相应下降,人处于一种非常舒适的状态之中,这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最高。音乐不仅对计算能力、空间-时间推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阅读理解、言语记忆等学习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专家指出,青少年在学习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解题思路狭窄,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学得东西记不住,容易脑疲劳等情况,如果在学习时能够坚持听适宜的“学习音乐”,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提高学习效率。  
$ }/ {& g3 G. [" T' @
. W% Y/ Y* q4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在听着某些神奇的音乐后,做数学题,而另一组在听完英语课后再做同样的数学题。结果发现,前一组的成绩比后一组高出25%!科学家得出结论,适宜的音乐,对学习成绩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Z! e1 q1 F( X7 E! t: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在线咨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