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Music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人声 器乐 古典
查看: 44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64.雨果唱片:发烧莲花系列-二胡《江河水》日本东芝首版【WAV】

[复制链接]

698

主题

0

好友

7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20:58: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唱片公司: 雨果 HUGO (HK)
  唱片编号: LT 4002-2
  录音地点: 上海舞蹈学校录音棚
  原录音、出版年份: 1988年
  录音: 丁伟明
  监制: 张枝盛
  二胡、板胡、高胡及中胡独奏: 萧白镛
  Erhu, Banhu, Gaohu & Zhonghu Solo: XIAO Bai-yong
  伴奏: 上海民族乐队
  Accompanied by the Shanghai Chinese Orchestra
  专辑介绍:
  01. 江河水(二胡) 东北民间乐曲 黄海怀 改编
  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间乐曲,原为辽宁鼓乐曲牌,常用双管独奏,后移植为二胡独奏曲。
  乐曲情调十分哀怨,或在倾诉生活的苦难,或又再现了一幕生离死别的场面,那凄楚的心声,随着江河的流水鸣咽、哭泣。
  02. 草原上(中胡) 刘明源 作曲
  这首乐曲是一首富于浓郁内蒙色彩的音诗,展现了内蒙人民富有诗意的放牧生活。乐曲以马铃和木鱼轻奏的马蹄节奏衬托下,响起了飘逸悠远的笛声,引出了辽阔自由的散板旋律。作者采用内蒙马头琴常用的三度颤音和演奏技巧,刻划出一幅碧草如茵的宽广草原,牛马遍野,牧民们悠闲自得的放牧情景。优美的歌调,轻快活泼的节奏,使人联想起牧民们挥舞鞭子,兴高采烈地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驰的情景。乐曲结尾泛音轻点,余音缭绕,意境深远。
  03. 二泉映月(二胡) 华彦钧 作曲
  该曲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不朽之作,原本并无标题,后因阿炳常于江苏无锡惠山二泉亭拉奏此曲,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建议起名为《二泉映月》,阿炳表示同意,于是一直沿用此名。此曲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就如一位坎坷一生的盲艺人,端坐泉边深思往事,用扣人心弦的琴声倾吐衷肠。
  04. 山村变了样(二胡) 曾加庆 作曲
  该曲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乐曲以山歌风味的音调描写山村新貌和对新生活的赞美,结构简练,音调亲切,形象鲜明。第一段曲调悠扬柔美,似一支美好生活的赞歌。第二段小快板,轻快的节奏充满活力和激情,乐句的对答呼应,重复出现,使曲子生动活泼。第三段是一个华彩乐段,流畅自如的旋律,音浪迭起,使人宛若面对变了样的山村新貌。第四段第一主题的再现,人们向往更美好的未来。
  05. 大起板(板胡) 河南曲子 何彬 改编
  这首板胡独奏曲,由何彬根据“河南曲子”中的板头曲《小调大起板》改编。“板头曲”指专用于演出开始前演奏的器乐曲,“河南曲子”最早的演出形式是“围地堆”和“高蹺”,表演开始,首先要来个热烈的“十起板”(亦名十八板),以便进入正式演出。改编后的皮胡保持了原河南曲子的特点,又增加了詼谐风趣的风格及明亮的音色,更增添了音乐的阳刚之气和乡土气息。
  06. 梆子风(二胡) 梆子腔 项祖英 改编
  根据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梆子腔声腔音调提炼加工而成。曲调流畅清新、淳朴浑厚,描绘出北方人民在丰收年景爽朗乐观的精神面貌。
  07. 听松(二胡) 华彦钧 作曲
  阿炳讲的故事:宋朝时候,金兀术给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山,山脚有一块平坦大石,名“听松石”,兀术躺于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之声……
  作于1939年的乐曲,或是借写岳飞抗金而寄托期望抗日战争胜利的心情。乐曲气魄豪迈,感情奔放。曲调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结构前后对称,主体突出)。气魄宏大的引子,犹如呼啸的松涛震荡山谷。第一、三段是围绕主体前后对称的连接性段落,以微弱的颤音和断奏引出强有力的号角音调。第二段则是乐曲的主体,慢起渐快,力度从弱到强,在旋律进行中大跳音程很多,节奏复杂多变,经常连续使用切分音,因而音乐的气势如奇峰兀立,苍劲挺拔。乐曲的旋律进行酣畅,一气呵成。
  08. 春到田间(高胡) 林韵 作曲
  该曲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曲作者运用广东音乐的素材创作而成。
  09. 流波曲(二胡) 孙文明 作曲
  这首二胡曲是民间艺人孙文明的代表作,乐曲是作者流落他乡困苦生活的自我写照。乐声凄苦缠绵,通曲节奏舒缓,音乐有抑有扬,深沉悱恻之情,难以言状。浪迹街头的盲艺人,把自己比作默默逝去的流波,借助琴音倾吐自已痛苦的心声。
  10. 汉宫秋月(二胡) 古曲
  二胡曲《汉宫秋月》是从琵琶谱《瀛州古调》中的同名琵琶曲移植而来。旋律抒情委婉,细腻深情,表现了古代宫廷妇女的苦闷与哀怨。
  拉弦乐器简介: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二胡是我国民间流传极广的拉弦乐器,又称南胡、嗡子等。它的内弦音色柔和、丰满,外弦音色较明亮、刚健。二胡适宜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性旋律,通过一些特殊演奏技巧也能演奏刚健有力或活泼欢快的旋律,还能模拟锣鼓声、马嘶、鸟鸣、马啼声等,是一件表现力极为丰富的独奏乐器。
  【二胡】民族拉弦乐器产生时间较晚,一般认为是由古代北方奚族人使用的“奚琴”发展而来,直至宋代才开始在中原地区出现。中国的拉弦乐器有文字记载的多达三十六种以上,一般统称为胡琴。目前常见的主要有二胡、高胡、中胡、板胡、京胡、椰胡、坠胡、二弦、擂琴等。 二胡,一般为红木、乌木或紫檀木制成,分琴轴、琴杆、琴筒和琴弓司部分组成。琴筒蒙蟒皮。自宋代开始在中原出现后,一直在民间流行,主要用于民歌、戏曲的伴奏,直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刘天华才将二胡由伴奏乐器提升为独奏乐器。近八十年来二胡已发展成音色甜美、具有高难度技巧的拉弦乐器。二胡自上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独奏作品,近50年来,作品大量涌现,从传统作品到现代作品以及移植作品均有相当数量。其中,主要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空山鸟语》、《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葡萄熟了》等。对二胡音乐贡献较大的音乐家和演奏家有刘天华、阿炳(华彦钧)、蒋凤之、刘文金等。其他著名演奏家还有闵惠芬、王国潼、张韶、萧白镛、黄安源、宋飞、邓建栋、于红梅、马向华等。
  【板胡】板胡,琴杆木制,琴筒由椰壳制成,正面以桐木板蒙面,分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低音板胡。 板胡的声音尖而高,音量大,指距小。主要用于梆子戏的伴奏,并逐步发展成为独奏乐器。板胡的代表曲目有《大起板》、《花梆子》、《秦腔牌子曲》等。著名的板胡演奏家主要有:刘明源、李恒、沈诚、姜克美等。
  【高胡】高胡又名粤胡,由二胡改造而成的高音胡琴,是粤剧和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高胡的声音高亢清亮,传统高胡的琴筒多为圆形,没有琴托,演奏的时候必须夹在两腿的中间,由两腿夹的松紧度和左腿盖住琴窗的百分比来控制琴的音色。现代民族乐团的高胡经改良之后,设有琴托,演奏的方法也和二胡一样。高胡独奏曲多为广东音乐曲,著名高胡演奏家主要有刘天一、甘尚时、余其伟等。
  【中胡】中胡,中音二胡简称。约于1950年代在二胡基础上改革制成,结构与二胡相同。琴杆较长,琴筒较大。在民族乐队里属中音乐器,使乐队音响丰满、浑厚。独奏曲有《草原上》、 协奏曲有《 苏武》等。
  【京胡】(京二胡)京胡产生于乾隆末年,随着京剧的形成,为适应京剧的伴奏,从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京胡琴杆和琴筒均为竹制,琴筒蒙蛇皮或乌鱼皮,京胡的音量大,音色高亢、穿透力强。主要用于京剧的伴奏,独奏曲目一般为京剧曲牌。如《夜深沉》、《劝君王》等。京二胡是为了融和京胡在京剧乐队中的音色而制成的一种比京胡大,比二胡小的拉弦乐器。音色也介于京胡和二胡之间,木制,蒙蛇皮。一般也用于京剧伴奏,很少独奏。
  有关低音拉弦乐器为适应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发展的需要,音乐工作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传统拉弦乐器的基础上,研制改革出类似于西洋大提琴、低音提琴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制改革出的低音拉弦乐器有:大胡、低胡系列;革胡、低音革胡系列;大马头琴、低音马头琴系列;拉阮、低音拉阮系列等等。由于改革出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在性能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现今绝大多数民族管弦乐队采用西洋大提琴、低音提琴作为民族管弦乐队的低音拉弦乐器。
  
  演奏者介绍:
  萧白镛,又名萧白墉,胡琴演奏家、作曲家、乐器工艺家,祖籍广东潮阳,在上海市出生。
  1959年起在上海民族乐团学习和工作,1979年起出任上海民族乐团乐团首席。
  1987年以他的胡琴艺术成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1989年移民英属香港。
  2001年从香港移民台湾,直到现在。
  1960年代,他将张长城和原野集体创作的板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移植改编成二胡曲,亲自首演,得“新作品优秀演出”奖,这首曲子颇有影响,在海外常简称《哥哥回来了》。
  在上海民族乐团工作期间,曾随中央歌舞团到苏联、罗马尼亚、波兰、蒙古等国表演。
  在中国国内曾给毛泽东主席和来访的越南胡志明主席、英国戴卓尔夫人(时任首相)表演。
  还曾到日本等国表演。
  现任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客座教授。

   128K试听MP3
   01. 江河水

专辑曲目:
  01. 江河水(二胡)东北民间乐曲 黄海怀改编
  River Water (Erhu) Traditional Arranged by HUANG Hai-hua
  02. 草原上(中胡)刘明源作曲
  On the Grasslands (Zhonghu) Composed by LIU Ming-yuan
  03. 二泉印月(二胡)华彦钧作曲
  Moon's Reflection on Er Stream (Erhu) Composed by HUA Yan-jun
  04. 山村变了样(二胡)曾加庆作曲
  The Mountain Village Has Taken on a New Look (Erhu) Composed by Zeng Jia-qing
  05. 大起板(板胡)河南曲子 何彬改编
  Daqiban (Banhu) Traditional Arranged by He Bin
  06. 梆子风(二胡)梆子腔 项祖英改编
  Bang Zi Feng (Erhu) Bangzi Qiang Arranged by XIANG Zu-ying
  07. 听松(二胡)华彦钧作曲
  Listening to the Pines (Erhu) Composed by HUA Yan-jun
  08. 春到田间(高胡)林韵作曲
  Spring Comes to the Fields (Gaohu) Composed by LIN Yun
  09. 流波曲(二胡)孙文明作曲
  Song of Flowing Billows (Erhu) Composed by Sun Wen-ming
  10. 汉宫秋月(二胡)古曲
  Autumn Moon over the Han Palace (Erhu) Ancient Music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仅供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
不可用于商业盈利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在线咨询
回顶部